2024年11月11-15日,由中国内燃机学会主办,天能新能源(湖州)有限公司承办“储能技术论坛”,在浙江省湖州市圆满完成。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生产研发企事业单位的108位代表参加了此次高级研修班,论坛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1.2万余人。
论坛系列活动依托中国内燃机学会储能分会的院士专家资源,邀请多位院士、权威专家报告,围绕储能最新技术、典型案例、成果转移转化,采用主题报告、专题研讨、学术交流、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培训和当地企业现场走访调研等多种方式。

 


 

开幕式,天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崔星星致欢迎词,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树生致辞指出,储能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尽管中国储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3年底已超过46.1GW,占全球市场的22%,但我国在储能领域仍面临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中高端领军人才短缺,这对储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构成了挑战。
为应对这一挑战,本次论坛聚焦储能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技术转移转化的关键环节,邀请了众多储能领域的院士专家进行报告、讲解和答疑,为大家提供一个深入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参会者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能够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为我国储能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11月11日上午,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研究员范利武以《高性能中低温相变储热材料与技术》为题作报告。

 


11月11日下午,上海捷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中军以《车用燃料电池发展现状与展望》为题作报告。

 


11月12日上午,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长聘教授张剑波以《电化学能量储存与转换装置中的多孔电极》为题作报告。

 


11月12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流体机械及工程系教授王焕然教授以《新型压缩气体技术及设备研究进展》为题作报告

 


11月13日上午,就储能技术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不足、储能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等问题组织专家进行了技术研讨。技术研讨会由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秘书长杨国峰主持。

 


11月13日下午,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穆云飞以《电力交通融合下的智能车网互动技术研究》为题作报告。

 


11月14日上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久俊以《能源储存和转换—前沿热点电化学电池研发进展》为题作报告。

 


11月14日下午,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骆静利以《用于能源存储与转化的固体氧化物电池》为题作报告。

 


11月15日组织代表赴天能新能源(湖州)有限公司开展现场走访调研,实地了解有关创新主体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工作情况、经验做法,以及在推动相关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本次论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取得了促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显著效果。下一步,学会将继续坚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搭建更多的交流平台,有效帮助企事业单位培养高素质储能技术领域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推动创新主体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实施效益,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运用,为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